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也被称为肠-脑互动异常,是以慢性或反复发作性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但未发生器质性改变的功能性胃肠疾病, 其发病与肠脑神经系统、肠道菌群-肠-脑轴、心理社会因素及各种生理过程异常 (动力紊乱、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改变、内脏高敏感、饮食因素) 等有关。
FGIDs是最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占消化科专科门诊患者的40%~50%,对医疗系统产生了重大经济影响,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但目前对于FGIDs的全球患病率和分布情况知之甚少。
近期,一项由罗马基金会开展的全球性调查研究分析了6大洲33个国家/地区,22种FGIDs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
研究采用罗马IV诊断问卷、罗马III肠易激综合征问题和其他80项补充问卷来诊断FGIDs及分析其相关变量。
研究在33个国家/地区同时进行数据收集,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研究使用互联网调查和家庭调查两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其中24个国家/地区进行互联网调查,7个国家/地区进行家庭调查,2个国家/地区互联网和家庭均有。研究评估了FGIDs的全球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并对国家/地区、性别和年龄进行亚组分析。
一、FGIDs全球患病率大于40%,女性比男性更为普遍
研究共纳入73076名成年受访者(女性49.47%,男性50.53%),结果显示FGIDs全球患病率大于40%(互联网调查40.7%至少符合1项FGIDs诊断标准,家庭调查20.9%)。
FGIDs女性比男性更为普遍(互联网调查:OR 1.7,95%CI 1.6-1.7;家庭调查:OR 1.4,95%CI 1.3-1.5)。
二、年龄与FGIDs患病率的关系存在地域差异
在对年龄的亚组分析中发现,进行互联网调查的国家/地区,FGIDs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而进行家庭调查的国家/地区,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
三、FGIDs主要集中在这五种疾病上
研究对所有符合FGIDs诊断的病例进行总结发现,FGIDs主要集中在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和功能性腹胀五种常见疾病上。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在进行互联网调查的国家/地区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分别为日本2.2%、埃及12.3%、印度0.7%、孟加拉国19.4%;其中,女性平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率高于男性(整体功能性消化不良OR为1.56)。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两种亚型(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在年轻人中最为常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稳步下降趋势。
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在进行互联网调查和家庭调查的国家/地区患病率分别为4.1%和1.5%;女性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率更高,IBS不同亚型的性别模式:女性IBS-C率高于IBS-D,而在男性中是相反的。
功能性便秘在进行互联网调查和家庭调查的国家/地区患病率分别为11.7%和6.6%;功能性腹胀患病率分别为3.5%和1.2%;功能性腹泻患病率分别为4.7%和1.2%。
四、与罗马III相比,使用罗马IV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比例更低
研究在9个进行家庭调查的国家/地区和14个进行互联网调查的国家/地区(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中国、埃及、法国、德国、荷兰、以色列、日本、墨西哥、俄罗斯、新加坡和土耳其)对比了罗马IV诊断与罗马III诊断在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上的差异(因为罗马IV和罗马III在肠易激综合征上的诊断标准差异较大),结果显示使用罗马IV诊断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比例更低(互联网调查3.8% vs 10.1%,家庭调查1.5% vs 3.5%)。
该研究是第一个关于FGIDs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的全球性研究,研究采用了严谨而统一的调查工具,分析评估了来自33个国家/地区的大量人口样本,准确反映了FGIDs的全球患病率及其地域差异。研究人员表示,FGIDs全球患病率的地域差异可能与文化、社会报告敏感性、种族多样性、遗传和饮食习惯等有关。
药物治疗
FGIDs的传统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变排便习惯或改善内脏疼痛,如止痉药物、泻药及促进胃肠动力药物、止泻药等;然而, 现在新兴的治疗领域,正在试图改变胃肠道微生物群及胃肠道神经调控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如常用于FGIDs的低剂量抗抑郁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 及其他药物。
近年来研究发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与IBS关系密切。由于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的异常,近年来提出通过应用肠道微生物制剂及抗生素来改善患者症状。如益生菌可能通过产生化学物质、肠道占位性保护、争夺营养、释放免疫刺激因子等作用机制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减轻患者不适症状。
心理疗法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建立提出腹部不适症状可引起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绪,同样社会心理因素也可以影响生理功能。心理干预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内脏定向催眠疗法、思维疗法及放松疗法等。
饮食营养治疗
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表明,食物类型与消化系症状密切相关:胡椒、咖啡、洋葱和巧克力易引起烧心症状,牛奶、豆类、碳酸饮料和香蕉易引起胀气,小麦制成品、鲜瘦肉、油炸食物易引起饱腹感。其中,致FGIDs的食物包括小麦制成品、牛奶及奶制品。少食多餐、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戒除烟酒,避免咖啡、刺激性食物和碳酸饮料,多进食富含纤维食物,通过饮食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进食后的不适症状。
总结
FGIDs的全球患病率已高达40%,对医疗系统产生了重大经济影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困扰,如何缓解FGIDs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或低剂量抗抑郁药物,可显著改善FGDIs患者身心症状及胃肠道不适症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各种FGIDs伴随的精神心理症状逐渐被重视,心理疗法在FGIDs的诊治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另外,饮食疗法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思路。因此,可以适当考虑同时从不同途径治疗FGIDs,实行多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