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为六腑之一,在右胁之内,附于肝的短叶间,与肝相连。在经络理论中,足少阳经属胆络肝,足厥阴经属肝络胆,由于胆与肝在经络上相互络属,故肝与胆构成脏腑经络学中的表里关系。
胆贮存、排泄胆汁
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味苦呈黄绿色,泄于小肠(现代医学所言十二指肠,在中医理论中同属于小肠)以助消化,为清净之液,故历代医学文献称胆为“中精之府” “中净之府” “中清之府”。明代医家张介宾所著《类经·藏象类》中说:“胆,藏清净之液,故曰中精之府。盖以他腑所盛者皆浊,而此独清也。”
胆所贮存的胆汁由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向小肠排泄,亦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因此,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的正常疏泄,有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脾胃运化功能亦趋健旺。在病理上,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可致胆汁排泄不利,从而出现胸胁胀满、疼痛,并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见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便溏等症。若肝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或肝火上炎时,亦可引起胆汁上逆,除表现为胸胁胀满疼痛外,还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外溢于肌肤,则可出现黄疸。反之,若因某些原因阻碍胆汁的排泄,也可引起肝的疏泄功能障碍,而引起肝的病变。由于肝与胆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肝病常累及胆,胆病每波及肝,故肝胆同病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如肝胆湿热、肝胆火旺、肝胆气滞、肝胆气逆等。
胆主决断
《黄帝内经》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谓“中正”,指不偏不倚、刚正果断之意。胆主决断,是指胆有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功能。肝主谋虑而胆主决断,从情志和思维过程来说,谋虑之后必须决断,而决断之出来自谋虑,两者亦是密切联系的。在正常情况下,胆气充实,决断无差,使人行为果敢而正常。若胆气虚馁,则虽言善谋,而不能决断,终不能成事,社会语言中所说的“胆气”“胆量”“胆怯”等,或与上述理论有关。中医临床上将多思善虑、不耐惊恐等症,多辨证为胆气不舒、 胆郁痰扰,也以此为理论根据。
胆为奇恒之腑
所谓奇恒之腑,是指在形质结构上有异于脏,而在生理功能上却类似于脏的一类组织器官。中医藏象学中被称为奇恒之府的有脑、髓、骨、脉、女子胞与胆。
胆是六腑之一,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是以通为用,且有助于食物的消化,符合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功能特点,故属于六腑之一。胆又为奇恒之腑,是因为胆本身贮藏的是清纯洁净的胆汁(《内经》称为“精汁”),并不是传化饮食的通道,即不与饮食水谷直接接触,与胃、肠、膀胱等腑有区别。
胆的常见病理
胆与肝在经络上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故在病理上也多肝胆同病。
肝胆湿热: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偏食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或脾胃失健,湿热内生,郁而化热所致。多见胁肋胀痛,脘腹胀满,厌食油腻,或进食油腻食物后病情加重,口苦泛恶,大便溏垢,小便短赤,或有黄疸,或男性睾丸肿胀热痛、阴囊湿疹,或妇女带下黄臭、阴部瘙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这类病症,多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等患者。
肝胆火旺:多由不良的精神情志因素造成,临床可见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头胀头痛,口苦口干,小便黄赤,舌质偏红,舌苔黄燥,脉象弦数等症。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原因,目前中医临床上肝胆火旺的病例有上升趋势。
肝胆气滞:多由情志不遂或气郁体质所致。临床多见胸胁胀满,时欲太息,多愁善感,容易生气,妇女月经不调、经来乳胀等症。这类患者,除外界情志刺激以外,多与先天禀赋为基础的体质倾向有关。
胆郁痰扰:多缘于精神情志因素,由此而使疏泄失常,肝胆气滞,气滞痰凝,痰气互结,多以眩晕胆怯为主证,可伴有口苦,烦躁不寐,惊悸不宁,思虑无度,多愁善感。临床多见于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等精神情志性疾病。